辽宁男篮半决赛陷入绝境,被广厦掐住七寸,破包夹成为致命难题
半决赛连折两阵,总比分0-2落后的辽宁男篮正经历近几个赛季最艰难的时刻。面对浙江广厦极具针对性的防守策略,卫冕冠军暴露出核心被锁死、角色球员支援不足的致命短板,两战合计输掉45分的刺眼分差背后,是一道需要全队共同破解的战术命题。
系列赛首战结束后,广厦对赵继伟的防守策略已昭然若揭——通过上线包夹与大延误切断其与队友的联系。这一战术在次战被推向极致:赵继伟遭遇的包夹强度升级,辽宁全队受迫性失误从首战的2次激增至6次。尽管赵继伟常规赛得分个位数的比赛仍有六成胜率,但广厦显然深谙其进攻体系命门:当包夹迫使赵继伟无法从容出球时,辽宁3、4、5号位球员站位过于松散,导致传球距离过长、失误频发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两战过后辽宁仍未找到破解之法,而留给他们的调整时间仅剩两天。
辽宁的困境不仅在于核心被锁,更在于角色球员未能有效分担压力。常规赛两负广厦的比赛中,对手对赵继伟的限制已初现成效,但彼时辽宁尚能依靠多点开花维持竞争力。如今在更高强度的季后赛对抗中,锋线与内线球员在包夹发生时未能及时贴近接应,既反映出战术执行力不足,也暴露出球员阅读比赛能力的缺失。
球迷的“如果郭艾伦在”的设想虽无现实意义,却直指问题核心:辽宁后场持球点过于单一。当赵继伟与弗格同时陷入缠斗,球队缺乏第三个能突破防线、改变防守阵型的持球点。这种结构性缺陷在常规赛尚可依靠整体性弥补,但在刺刀见红的季后赛,广厦的针对性布防将其无限放大。年轻球员的成长速度显然未能匹配争冠需求,其他球员的战术价值亟待开发。
0-2的比分虽将辽宁推向悬崖,但系列赛尚未终结。缩短传球距离、增加无球掩护、提升锋线处理球能力,这些战术细节的改进仍存可能。更重要的是,这支三度加冕总冠军的球队需要重拾逆境求生的底气。正如球迷所言,过往三年他们带给辽宁篮球的荣耀不应被两场失利抹杀。在背水一战的时刻,球队既需要战术层面的破局之道,更需要来自球迷的坚定支持——毕竟,真正的强者,从不是永不跌倒,而是跌倒后仍能向着荣誉的方向继续奔跑。